中新社湖北新闻网4月14日电 湖北日报动静,近日,武汉市经委收到国家发改委第17号公告,该市9家汽车生产企业的WMI(世界打造厂识别代码)被取消。另外,我省红安、谷城等地7家汽车企业的WMI也被取消。 WMI的取消意味着生产资格的取消,有关人士称,此举表明我国汽车企业生产资格终身制被打破。无生产能力的汽车企业,最后的“壳”资源也将终结。 据了解,这次取消WMI共关于147家企业,此中124家永世终止车辆(包括整车、改装车和专用车)生产,21家企业拥有多个WMI,将被撤销部分WMI,另外两家企业已获得WMI批准生产的车辆类型也被撤销。 这次关于到的武汉企业有:湖北客车厂、武汉科联汽车有限公司、武汉兰天特殊的一种汽车厂、武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、武汉贸易冷藏机械厂、武汉重型机床厂四分厂、武汉市华中通用电器厂、湖北畅旺专用汽车打造有限公司和武汉富诚汽车有限公司。 省发改委产业处有关负责人称,这些企业基本上都处于停产状态,或已不具有生产前提,取消资格对我省
汽车产业险些没什么影响。 汽车“壳”资源的终结 去年10月1日起,国家发改委就对“借壳造车”下了克制令,这次撤销WMI,更是爽性把“壳”给砸掉。它将把无效产能和没有市场潜力的工厂淘汰出局,让“壳资源”的不法买卖成为历史。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预示,去年我国有145家汽车整车打造厂,比上年增加16家,汽车改装厂536家,比上年增加20家。然而,整车企业中销量过10万辆的仅10家左右,过万的也只30家左右,更多企业全年销量只有几百辆,甚或为零。 险些没有生产能力的企业为什么能长期存在?有人认为是市场退出机制不健全,但说到尽头还是企业的“壳资源”有巨大的市场价值。发改委颁布的《汽车产业发展政策》规定:新建汽车生产企业,项目投资总额不得低于20亿元,此中自有资金不得低于8亿元,要建立产品开发机构,且投资不得低于5亿元。很多抱有投机心理的企业不愿作这么大投入,一般都选择“借壳”或“买壳”,来获得一个造车的身份地位。闲置的“壳资源”成为行外资本进入造车领域的万能钥匙。 但在实际运作中,买家“买壳”要承担相当大的危害。购并弱势汽车企业的成本虽比自建低很多,但重组破费仍不少。一般来说,买到的基本上都是“空壳”,买家除需采办技术、添置设备、铺建网络外,有的还要重建车间,员工安置、债务清理等一大堆烂摊子也等着收拾。对新进入的外行来说,没有基本的造车经验,只有“壳”往往很难下手。 而对卖家来说,“壳资源”往往掌握在少量人手里,容易成为损公肥私的东西,肥了少量领导的腰包,却牺牲了广大员工的利益。 过去几年间,通过“借壳”、“买壳”实现造车理想的企业鲜有结果功之例,前有德隆訇然倒下、格林柯尔陷入泥潭,后有波导联姻南汽无果而终、奥克斯黯然离场,让人不得不合错误外行造车产产生怀疑问,也深深认识到争夺“壳资源”对企业的伤害。 根据《汽车产业发展政策》,今后国家将鼓动勉励社会资本参与现有骨干汽车企业的重组,及对某一地区汽车企业举行周全重组和整合,淘汰掉队生产能力,坚决按捺低程度的重复建设。显然,发改委取消124家汽车企业的生产资格,是与《汽车产业发展政策》的要求相一致的,意在削减可被投机利用的“壳资源”,给汽车业一个康健的发展情况。